官方微信
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,比2004年增加58万人,增幅达20.71%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十分突出。本报的新闻调查表明,36%的学生希望自己找工作;23%的学生希望能通过父母亲友的关系找到合适的工作;41%的学生打算随机应变。有专家建议:不要期望着一次性就业,要学会骑马找马,先就业再择业。
独生子女从他们呆了十几年的、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走向社会,内心不安,有些不适应,是很正常的。对于他们而言,明天和今天有着本质的不同———明天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处理一切问题,找工作,就是他们面临的头一个槛。而且,在未来的岁月里,这个槛将越来越高。
找工作的基础标准有两个,一个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不是有帮助,还有一个是待遇。想要两全其美,确实很难。奇怪的是,在大学毕业生如此“丰富”的今天,用人单位却往往对刚毕业的学生采取“慎重”态度,他们更希望用有“实际工作经验”的人。这说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思想上的偏差:毕业生是希望工作对“我”有利,而用人者则是希望对“单位”有利。
两方面都没有错误,问题根结是学生们受教育的“水准”能不能尽快适应单位的要求。从往年的经验来看,毕业生们考虑这个问题并不多。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,把第一个工作单位看做是自己留在中心城市、走向理想职业的跳板———先拿到饭碗,再慢慢寻找更理想的地方。这样的“务实”思维,会导致他们毕业后几年在工作上动荡不安,很难学会处理单位中的人事关系,往往越跳槽越不适应。而频繁的工作变换,也会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。
找工作———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找,都是一个修炼自己、提高自己的过程。把自己的简历制作得漂亮并不能决定什么,决定是否能得到机会的,一是能力,二是诚意。当一个年轻人走到陌生的单位中,他一定要有对这份职业的渴望与忠诚:不管这份工作他是否喜欢,是否觉得有用武之地,他一定要对给他饭碗的人心存感激,做到受人之托、终人之事。只有这样,他才有把“我”的需求和“单位”的需求结合起来的可能,尽可能快地跨过门槛。
对职业忠诚,才能够踏实地从小处做起。小事虽然不起眼,却是最容易出成效的,也是最容易锻炼自己能力的。小事做好了,才会为自己赢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,才能让自己有挑选的资格。梦想在找工作的时候“一步到位”并不现实,梦想把工作当跳板也不现实———现实就是,必须对工作保持热情,甚至不惜忍受寂寞。这是“更加现实”的“80后”所必须面对的。
服务热线
黔ICP备1901104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