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
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,对劳动力需求也急剧增加,今年安徽省各地劳动力市场的启动都提前了20多天。马鞍山市为争抢劳动力,在2月5日就举行了一次大型招聘会,虽有3万多人参加,但许多岗位仍然没有招满。而合肥市自2月8日开始,也连续举办了为期3天的劳动力招聘会,同样未能如愿。
一直是劳务输出大省的安徽,今年首次闹起了沿海省份常出现的“民工荒”。省内企业用工形势骤然吃紧,尤其是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缺口增大。
“民工荒”只是一种假象
“说农民工短缺是不切实际的,事实上现在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。”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人士认为:尽管近几年来安徽省各地就业环境有了较大改观,但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环境不容乐观。当前所谓的“民工荒”只是一种假象,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。
工资偏低是民工流失的重要因素。
据调查,合肥市农民工在城镇从事二、三产业的平均月收入在500~600元左右,和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等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价格相比偏低,其中一些企业的薪酬标准甚至停留在多年前的300~500元。
其次是用工缺乏长效机制。企业招用农民工不缴纳社会保险,农民工最终靠农村土地解决生老病死。
三是企业工作环境差。农民工进城大多从事一些又脏又累的活,相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。
四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错位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目前城市民工紧缺,是技术工、熟练工的紧缺,是企业用人素质提高、产业工人素质跟不上的反映。像搬运工、勤杂工等对技术要求不很高的“力气活”,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少。有些民工靠在城市打零工,不仅增加了打工成本,而且职业稳定性也较差。
此外,农村税费逐步取消和种粮补贴等政策的实施,也吸引了一部分农民返乡务农。
企业面临两难选择
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表示,在缺工的情况下,我们的企业面临两难选择:如果提高工资,将会减少企业利润;但如果低端劳动力市场一直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,扩大内需又比较困难。“必须保障工资和利润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,仅仅依靠人工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。企业必须提高整体的竞争力。”
据了解,在我国出口的各种产品中,民营企业的生产占百分之七十左右。这些产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没有品牌,附加值极低,能够走向世界的唯一优势就是价格低廉。这些中小企业争相出口,相互之间的竞争,或者说“内斗”,使本来就不高的价格更低。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利润率相当低,甚至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之间浮动。因此,许多企业要改变民工的低工资状况,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走出这种困境的根本出路就是改变低价格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状况。这就要企业转变增长方式,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的新飞跃。然而,无论是开发核心技术、创名牌,还是建立产业服务体系,都需要大量资金,也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。中小企业知道这是企业再生之路,但没钱办不到。效率低又要压低价格,只好千方百计压低工人工资。
有关专家认为,如果我们仅用强制手段让这些企业提高工资,在效率没提高的情况下,只有死路一条。因此只有提高企业效率才是保护民工利益的基础。
重塑劳资关系新格局
透视“民工荒”现象,我们看到了其产生的深层原因,那么,未来面对“民工荒”,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?
改善用工环境,维护劳动者权益。各级政府应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科学发展观,按常住地原则将外地农村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范围,在子女就学、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平等的市民待遇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劳动者权益,防止以牺牲劳动者权益的承诺来吸引外资。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劳动监察力量,加大执法力度,下大力气查处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,着重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和劳动条件差等突出的问题。
改变目前的低成本低技术的增长方式。长期以来,我们的经济增长实际走的是一条低工资、低教育、低技术、低劳动生产率、高劳工淘汰率的路线。作为企业来讲,除了投资更新技术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收入外,还要注重增加员工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支出。因为再先进的技术也要靠人去掌握和运用。未来谁拥有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,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。
要重塑劳资关系新格局。非公企业的发展在给安徽省经济带来活力和生机的同时,也使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。如何重塑新型劳资关系?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,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是生产力。新型的劳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的“契约化”就业基础上,即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,明确权利和义务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当前的“民工荒”正是一些企业长期忽视民工权益所必然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。
大力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技术素质,提高劳务输出的有效性。加大技术培训的投入,让民工都能有一技之长。充分利用国家振兴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,积极发挥职教大省优势,有针对性地培养急缺的电子、服装、食品、玩具等行业工人和技能型人才,加大宣传力度,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劳务品牌,吸引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。
服务热线
黔ICP备1901104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