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
人说“同事三分亲”,可也有同事相见“分外眼红”的时候,这类人让人唯恐避之不及,如果你恰好遇到了,似乎只有祝你好运了—— 第一类毒瘤:祥林嫂 特征: 他们的服装色调沉重单一;他们似乎少年老成、饱尝人世的沧桑,眉头总舒展不开;在他们眼里,公司的一切待遇都是不公平的,公司的所有领导都是一副奴隶主的形象,工作中的同事都是蠢如牛笨如猪的。而当别人问他的近况时,他们会习惯回答:“不太好,是这样的,你听我说……”他们对快乐不屑一顾,却从不吝啬使用尖酸刻薄的词语来指责他人,满腹牢骚、怒气冲天,是“祥林嫂”们最显著的特征。 对策: 这类人,大多是“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”,即便你满足快乐他所有的要求,他还会挑剔不已。所以,你最好不要对他的话题表现出热情,只是倾听即可,记住仅仅是“倾听”, 不要发表任何个人看法,因为这会让他感觉你和他是“知己”,从此你就别想耳根清净了。当然,你可以试着打击他:“既然你对现状如此不满,为何不干脆换个环境呢?”如果他真的碰到困难,出于人道主义,还是能帮就帮吧。 自救方案: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有“祥林嫂”的症状,请你谨记:沉默是金。如果再有牢骚想要发泄,不妨把一切诉诸文字,也可以跟并无工作关系的朋友交谈下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你满腔的愤怒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以最低调的方式得到了痛快的宣泄。 第二类毒瘤:小喇叭 特征: “嗒嘀嗒,小喇叭开始广播了。”不要以为小喇叭这么好当。他首先要具备做间谍的本领,有捕风捉影洞察力和锲而不舍、不怕白眼的决心;还要兼具做主播的天分,能把看来的、听来的,甚至编来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,惟妙惟肖。这种人是办公室谣言的集散地,是茶水房里的大红人,以制造、传播谣言为乐。在这个信息的社会,你可千万不能小看她的功用,有了他,你就可以随时把握公司的动向,站在公司“小道消息”的前沿,可万一你招惹了这个口无遮拦的嚼舌者,很有可能就被他搞得名声扫地。 对策: 对于这种人,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,有一点你最好要注意,就是尽量不要在办公室谈你的私事,因为这种是非型的人最喜欢探听他人的隐私,你的私事当然会是她们的素材。他们充其量只是个小人,还不是恶人,所以你不用对她们如临大敌,如果他把矛头指向你,对于一般的谣言,记住“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”,不必理会;对于过分的谣言,完全可以告上“公堂”,谣言很多时候己经构成诽谤,诽谤则可能侵犯了你的名誉权,不能坐视不管。 自救方案: 学习守口如瓶,尤其在一些与同事私生活有关的话题上。记住,滴水可以穿石,在关键时刻你必定会意识到同事们的信任有多么宝贵。如果你极其热衷于传播一些低级趣味的流言,至少你不要指望旁人同样热衷于倾听。那些“道不同不足为谋”的同事迟早会对你避而远之。 第三类毒瘤:马屁精 特征: 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见识过这类人,开大会的时候永远坐在第一排;集体会餐的时候就算把自己喝得七荤八素,也得跟领导推杯换盏;时时在伺机捕捉任何一个能趋炎附势、令自己一步登天的机会。人往高处走,这是一种普遍心态,可怕的是“马屁精”中有一种人,他通过踩扁身边的人,来达到自己高升的目的。他有很多花招可耍,或者打小报告,故意贬低你,或者直截了当地在上司面前要你难堪,领导训斥你的时候,他会微笑着充当“敲锣边”者,让你猝不及防,瞬间变成个胡言乱语的大白痴。 对策: 这种人一般来自小市民家庭,素质较低,如果他们做得不是太过火,你大可不必去搭理他们,尽量的避开他们,就算是他来笼络你也千万不要加入他的圈子;如果你不幸与他相遇,当他开始使坏的时候,最好的方式就是“先下手为强”,越过他向更高层的领导披露他的劣迹。 他会打小报告,造成领导对你的成见,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去找领导当面把事情讲清楚,增加彼此间的交流。现如今,大家的智力都差不多,谁也没法左右别人。如果真的遇上这种事,用事实说话,流言自会不攻而破的。 如果他当着领导让你下不来台,不要觉得压力大而应立即正面回答问题,绕开他们的陷井,但也不要顾左右而言其它,因为他们会穷追不舍,面对这种尖锐的难题,幽默可能是最好的防御。 自救方案: 向上爬的时候采取正当手段吧,俗话说:真人不露相。你永远无法预知那些寂寂无闻的小人物背后一定就没有大人物撑腰,或是他们绝不会对大人物们产生影响。再说,如果老板感觉你处处树敌,这种印象对你毫无裨益,哪怕不喜欢你的人在公司里无足轻重。
服务热线
0851-28208111,黔ICP备1901104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