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
招聘信息
微商圈
求职信息
HR工具箱
更多
名企招聘
招聘会
新闻资讯
会员中心
培训信息
猎聘专区
校园招聘
地图搜索
VIP服务
意见建议
微招聘
使用帮助
移动互联
触屏版
微信版
登录
|
注册
积分商城
薪酬统计
保存到桌面
微信招聘
官方微信
当前位置:
首页
>
新闻资讯
>
简历指南
> 正文
简历的“名人效应”不足取
2015-10-14 14:47
查看:
次
[打印]
[收藏]
简历,是时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必备的自荐材料。我曾看过一些同学的简历,无不为他们的精雕细琢所折服。但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,就是简历上的“名人效应”。有些简历介绍大学主修课程,后面都要加上主讲老师的大名,标以某大学著名教授、研究生导师等。无非为了表明自己系名师门生,借名人添彩。窃以为:这是一种取之不当的行为。
“名人效应”是商业广告中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借助“名人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达到广告宣传目的。简历并非广告,它是向用人单位简要介绍个人经历的资料,其最大特点是“实”、“简”、“精”。当然,采用一些手法为之润色,使之引人关注,这未尝不可,但推崇“名人效应”的做法是否可取却有待商榷的。“良莠不齐”这个成语大家一定很熟悉,大学生虽整体素质较高,但同样存在这种情况,包括学习、生活、心理诸多方面,即便是同一位老师指导下的学生,因素质、能力、经历、努力程度不同而呈现差异。
拥有名师的指导,只是说明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,而不是结果,学与不学、学多学少,还有道德修养、能力素质等因素也是有差别的。名师出高徒,并非个个是高徒。用人单位自然会考虑到这种问题,他们的理念是能力至上,因人而用并非因师而用,借用“名人效应”,并非一定会收到“出奇制胜”的效果。
同时,这也是不负责任的个人行为,把“名师”用在简历上,试图作为“通行证”,那么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自然又多出一份“差事”。试想,一个能力不足,不被用人单位看好的大学毕业生,简历上赫然印着“主讲老师:某大学资深教授、导师”,不知这是为老师增色,还是为老师抹黑。
简历要作好,关键是“务实”和“求精”。俗语说: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。大学毕业生用所谓的“名人”装饰门面,是不是对自己的信心有些不足呢?
更多
上一篇:简历—不简单的“脸”
下一篇:写个人陈述的注意事项
资讯分类
最新讯讯
职业指导
简历指南
面试宝典
职场八卦
劳动法苑
搜索
相关阅读
一份含金量高的简历在制作期间需要
如何轻松的通过面试官的面试
为何你的简历得不到应征公司的赏识
简历对于求职人员而言有哪些重要性
英文Resume的三种格式
专业导向的履历表
履历表的撰写技巧
最新资讯
Gucci 和 Cartier 能成一家人吗?传
改革渠道 扩大国际影响力 国产运动
下沉市场消费冷知识:小镇男青年更
江苏各地“网红打卡地”怎样才能“
上海将打造世界级消费“金腰带”
上海进入“直播带岗”援助就业活动
未来网评:致敬脱贫攻坚楷模,披坚
联系地址: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香港路盛邦帝标C4-15 联系电话:0851-28208111,
黔ICP备19011045号
网站备案:
贵公网安备 52030202001108号
遵义黔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
Powered by
HR_CMS V3.6 遵义英才网
回到顶部
我要建议
我要订阅
服务热线
0851-28208111,黔ICP备19011045号